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新闻中心 -> 法院要闻

枫桥法庭创建┃法官耐心调解帮两个家庭卸下“婚约遗留”包袱

  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8:45:44


   “...既然双方自愿达成了调解协议,被告也现场退还了彩礼,好聚好散也是一种体面...。”7月23日,在审判庭内,项城法院贾岭法庭庭长王艳玲的声音温和却有力,一场因婚约彩礼引发的纠纷在她的调解下成功化解。
   庭审现场,原告齐某与被告李某相对而坐,神色间带着些许尴尬与执拗。两人经媒人介绍相识,去年按照当地农村习俗,齐某向李某家下了166000元彩礼,原本约定今年举办婚礼。然而,随着交往深入,双方因性格差异常起争执,沟通屡屡碰壁,最终决定分手。但对于彩礼退还问题,双方各执一词:齐某认为婚约解除,彩礼应全额返还;李某则觉得自己为筹备婚事也有花费,且分手并非单方过错,不愿全额退还,纠纷由此产生。
   王艳玲法官首先向原被告双方释明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彩礼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又从情理上与双方沟通,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渐渐冷静下来。在场的媒人也在庭上劝和:“都是乡里乡亲,别因为钱伤了和气,各退一步最妥当。”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调解,原被告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:被告李某当庭通过微信转账,一次性向原告齐某退还彩礼120000元,双方就此事再无其他争议。收到转账的那一刻,齐某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,李某也长舒了一口气,两人当庭表示互不追究。
   王艳玲法官在调解结束后说:“彩礼纠纷往往掺杂着乡情民俗,以大家都能接受的调解方式让双方解开心结、化解纠纷,比一纸判决更有温度。”此次调解,不仅化解了经济纠纷,更在法理与情理的平衡中,帮助两个家庭卸下了“婚约遗留”的包袱。

责任编辑:耿贺华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